首先使用红外热像仪时,需要开机预热,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避免热像仪在刚开启时探测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
部分型号热像仪的操作手册建议:开机预热至少10分钟,当在环境温度差异较大的环境之间移动热像仪时,可能需要更多调整时间。刚开机会遇到频繁打挡片校准,一段时间后挡片会停止工作。
但在大部分的实际检测中,等待1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会影响到检测效率,如果确实需要缩短预热时间,应符合下列条件:
1.现场的环境温度均衡,不会有超过5℃以上的温差;
2.热像仪需从检测现场的环境温度下取出,而非从较热或较冷的环境下取出。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因素也会带来测量不准的可能,下面给大家举例说明。看下哪些环境会出现这类情况。
1.避免阳光或者灯光的发射干扰
阳光对热像仪来说是一个强热源,特别对于室内设备中的光亮材料,一定要避免阳光发射造成的干扰,否则会引起检测错误,通常室外容易反射阳光的设备有:
a.绝缘子(玻璃,瓷)
b.线夹(高氧化铝)
c.电气接头(不锈钢、高氧化铝)
d.出线接头(高氧化铝)
f.梁架(钢,有时会涂防锈漆)
要避免阳光的发射干扰,建议:
a.尽量在夜间或阴天进行检测。
b.如果必须在有阳光的场合下进行拍摄,在发现可疑热点后,必须改变角度(建议改变多个角度),看可可疑热点的温度是否随着角度改变而改变,如果有改变就说明可能存在阳光发射干扰。
2.避免天空效应影响
当拿着热像仪朝天空上观测,看到的温度会是多少呢?
a.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热像仪的显示是低于可测量的下限温度;是因为天空无穷远,没有热辐射传递到热成像设备。
b.如果是阴云密布,显示的温度通常在0~10℃。 是因为云有一部分热辐射传回,但是太远了。
较弱的天空红外能量辐射,同样会反射到热像仪,造成错觉,特别是圆弧状的金属外壳的上半部容易发射天空的低温那热像仪向上拍摄,需特别注意是否受到了天空的辐射干扰,多改变测量角度是个好方法。
所以我们在使用红外热像仪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因素,才能更加方便快捷的帮我们节约测量的时间,同时也能避免测量的精准度。